7月30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上海舉辦“2016中國物流供給側改革”高峰論壇,會上,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在會上表示:“我們制造業走到今天不賺錢,其實有一個原因是中國的物流行業太落后,中國物流所占GDP的比重,跟歐美這些國家相比,實在是沒有競爭力,所以這個改革的方向應該是讓整體物流成本降下來。”
為什么要讓成本下來?馬光遠分析:“整體物流成本降下來,就是物流行業競爭力的提高。物流這個行業對經濟具有方方面面的影響,如果物流成本降低30%,那么中國這些行業競爭力的提升很快就可以上來,很多空間會出來。”
對此,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認為:“物流業長期得不到改善的原因是物流經營本身不具有規模經濟特征,但在一個國內國際的環境當中,將物流多環節串聯起來,搞網絡化經營是具有規模經濟的。”
在汪鳴看來,“現在,物流行業最大的問題在于,同經濟轉型和產業模式調整的嚴重脫節,開始的成功是因為吸納了足量的需求,能夠支持公司現有規模,然而一旦往后走,規模擴張的原有路徑被堵死了,新的擴張道路還沒有,所以很多企業就死在半路上,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例如
‘一帶一路’,很多產業已經走到國外去了,廠子也辦了,產品也出來了,機會已經來了,但是實際情況是,我們的物流公司根本沒有看到,沒有跟著出去,從而錯失了國際化機會”,汪鳴表示。
有關物流供給側改革的前景,汪鳴認為:“物流供給側改革實際具有雙重性,第一重是自身的創新和結構調整,第二重是同國家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的緊密結合。這樣,物流在實現自身成長的同時,又可以通過供應鏈、新增網絡節點的支撐,有效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