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聯傳媒
進入2016年,鄭州的物流企業跑路事件頻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僅在5、6月份就爆出包含河南東順物流、青馬物流,華洋物流等公司跑路的新聞。一時間專線企業的信譽問題被無限放大,物流公司為何頻頻出事?是經濟下行的影響?還是行業競爭的加劇?人們眾說紛紜,但大部分人都將矛頭指向代收貨款——這個在貨運行業普遍應用的交易方式。情況真是這樣嗎?運聯傳媒記者深入最前線,實地探訪這一事件的真相。
在鄭州,有很多家專線企業都是從一個門面,一臺車做起的。這些專線老板當得起老板、做的了員工、開得了叉車、跑得了長途,每家公司后面都有一把辛酸的創業史。在鄭州各大批發市場,各專線物流公司在緊張而忙碌的接收來自商戶們的貨物;在各大物流園門口的道路上,一車車滿載的貨車都卯足馬力,將這座商貿之城的貨物運向全國各個角落。“恨鳳姐罵鳳姐,不見鳳姐想鳳姐”,專線物流公司即使再小散亂差,我們也都離不開它,因為它承載了太多太多……
代收貨款,真的是物流公司跑路的罪魁禍首?
代收貨款是很多物流公司提供的一項物流增值服務,它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物流公司帶來可觀的收入。但它是一把雙刃劍,一旦物流公司代收貨款被拖欠或挪用,資金周轉遇到困難,再遇到推卸責任的無良老板,跑路就成了物流公司逃避責任的選擇。可這是物流企業跑路最主要的原因嗎?且讓我們聽聽來自鄭州專線企業老總的聲音。
鄭州飛騰貨運董事長林春光對《運聯傳媒》說:“鄭州作為全國重要的商貿中心,貨運大通道,體量是很大。但是,即使是如此龐大的市場也不足以支撐鄭州大大小小5000多家物流企業。每年都會有許多物流企業倒閉或者被兼并,至于跑路事件只是極端案例。跑路企業以前也是賺到錢了,現在行情不好,賠了錢卻要客戶去承擔,這都是沒良心的企業。有良心的企業或轉讓或被被兼并、收購,會自然消失。”
河南黑豹物流總經理宋元放認為,“這些公司跑路前都有預兆,原因主要是制度不健全,各網點持有資金過多”。鄭州坤乾道通物流總經理耿開學也表示,“跑路企業存在惡性競爭情況。在過路費、油價、工資都上漲的時候,運費反而下降,有的企業能扛得起風險,扛不起的就自生自滅了。”
梳理一下可以發現,專線企業公司管理制度不健全,各網點持有資金過多,市場貨量減少和惡意競爭導致主營業務利潤的減少,這些都是他們倒閉以及跑路的直接原因。在企業遇到問題的時候,一些道德操守低的老板,選擇逃避責任,一走了之,令人唏噓。
有跑路的企業,沒有跑掉的市場
“專線物流企業每年死掉8%-10%是正常的,市場資源會逐步向少數企業集中,形成行業霸主企業,這種現象對中等以上專線企業是有好處的。”有著高級工程師身份的宋元放的這番言論值得深思。
調查中,運聯傳媒記者了解到,跑路多是由專線自身的經營管理不當所致,因為即使在當下所謂的物流寒冬中,仍然有相當一部分物流公司經營情況良好,甚至逆勢崛起。鄭州易天貨運總經理程澤鋒亦表示,物流企業跑路情況不是今年集中爆發,前兩年更多,這本就是市場的優勝劣汰。鄭州星宇物流總經理杜小偉表示,那些企業跑路是意料之中的,成本高,盈利點少,投資點多,沒有利潤,根本生存不下去,加上拆遷過程中的利潤流失,他們肯定會撐不下去的,他們不能代表鄭州的貨運市場。至此,采訪中,鄭州大智物流總經理嚴彪的一段話可能能代表多數人的看法,“我們不應該說過多批評、消極的話,他們也在物流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倘若經營得好也不會這樣,這也實屬無奈之舉,同行要引以為戒”。
專線,專線,專線,路在何方?
鄭州專線跑路事件經當地媒體報道引起關注,雖然事件性質不宜過分夸大,但對貨運行業也是個警鐘。從個體經濟發展而來的專線物流,在短短的發展周期里,部分企業無暇顧及管理經驗和技術的積累,“小散亂差”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仍然是它抹不去的標簽。未來一段時間,隨著經濟的下行,整個貨運行業的不景氣,以及來自鐵老大和其他網絡型公司的沖擊,專線企業無疑會面臨一段艱難時光。
同時,危機中也同樣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或抱團取暖或修煉內功,亦或是其他的經營模式。專線的路在何方,運聯傳媒將和專線們繼續探索。但是無論公司發展如何,都決不能違反法律,因為這是底線,任何市場都有自己的規則。“巧詐不如拙誠,惟誠可得人心”,做企業想要在當前變革的大環境中安身立命,誠信仍是根本。
代收貨款只是跑路原因的冰山一角,在貨運江湖里,沒有太多具體的法律法規,很多時候大家都是靠市場規則和行業規則做事。
大部分專線企業規模小,也缺乏基本的企業管理規章。在法律法規的監管盲區下,要做到減少企業跑路的現象,目前考量的或許只剩下企業老板的責任心與擔當了。
當公司運營出現問題或背下巨額債務的情況下,公司老板能否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不逃避責任,在危機中扛起重擔,為公司謀求更健康、更光明的出路,是避免跑路問題的關鍵所在。或許更為重要的,是未雨綢繆,當經濟形勢走入下行通道時,中小物流企業要明白自己在市場中所處的位置,要么及時尋找轉型的方向,要么與其他公司開放合作,抱團取暖;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先建設避風港,才是長久經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