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主辦、中國居家生活大件物流領導品牌日日順物流承辦的以“大物流、大智慧、大生態”為主題的首屆中國智慧物流品牌日上,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就為何要將每年的5月6日定為中國智慧物流品牌日、如何構建物流生態圈企業、供給側改革如何促進物流業的轉型升級等問題采訪了行業相關人士。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告訴記者,今年是第一屆中國智慧物流品牌日,今后每年的5月6日都將定期舉辦。中國智慧物流品牌日以“面向行業、著眼長遠、注重實效”為宗旨,定位為一個開放的、展示智慧物流服務品牌的獨特窗口;一個開放的、聚焦居家生活大件物流的行業峰會;一個致力于用戶體驗共創共贏的交互平臺,成為物流人共同期待的年度行業大事。
開放行業生態引領智慧物流未來
何黎明介紹,2015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20萬億元,貨車司機3000萬人,在用車輛1450萬輛,從業人數達八九千萬人,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物流大國。基于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中國唯一一家物流與采購行業綜合性社團組織,特攜手中國居家生活大件物流領導品牌日日順物流,開放聚合行業生態各方代表,舉全行業之力,打造中國智慧物流品牌日這一行業盛典。
何黎明表示,眼下,如何提升中國物流的整體運作效率、降低成本,使之與飛速發展的互聯網、電商等行業相互促進,亟須行業各方共同解決。這就要求共建全行業生態圈。而日日順物流作為中國居家生活大件物流領導品牌,在互聯網轉型實踐中搭建起了一個開放的物流平臺,卓有成效,通過現場的經驗分享發揮標桿效應,帶動更多物流企業順利實現互聯網轉型,進而拉動整個物流產業轉型升級。此外,當前物流行業需要一個各方互聯互通的空間,中物聯與日日順物流攜手打造中國智慧物流品牌日,目的就是為行業、企業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實現多方的共創共贏。
結合供給側改革,促物流業轉型升級
何黎明表示,從政策層面來看,近年來物流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利好,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把物流業定位于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今年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也把物流業的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2015年7月,國務院發出《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互聯網+高效物流等11項重點行動。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意見》,在這兩個文件里都多次提到物流及智慧物流,鼓勵和推廣智慧物流,培育和形成發展的新動能,這對于我們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促進我國物流業提質增效升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何黎明以日日順為例介紹說,日日順物流作為居家生活大件物流的品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形成了創新文化和開心共享的創業機制,走出了一條社會化、專業化、智慧化、品牌化發展的路子,打造了日日順樂家、日日順物流、日日順健康等國內領先的社區服務平臺,也樹立了日日順物聯網的誠信平臺。這實質上是打造成了一個用戶全過程體驗、全鏈條互動的交互平臺,致力于營造居家生活大件物流的創新、開放、協調、共贏的生態圈。相信以日日順物流模式為藍本,在物流生態圈各方積極參與下,智慧物流轉型指日可待。
當前,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深入推進,物流業已進入提質增效的新階段,2016年前4個月國民經濟運行開局總體向好,物流需求出現回升勢頭。4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4.2%,較3月回升1.3個百分點,市場結構繼續優化,品牌企業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社會物流總費用增速平穩,物流經營環境也有所改善,服務價格水平在低位回穩,企業利潤有了小幅度回升。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物流市場的運營主體小而散,運營環節多而雜,粗放經營模式還占相當大的比重,物流基礎擴張較快,但是線路與節點之間整體的效能還有待發揮。物流運營的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程度還不高,創新發展動能不足,誠信體系建設任務艱巨,體制性障礙依然存在,營商環境還急需進一步改善。
共享品牌資源探索產業新動能
互聯網時代,共享經濟正成為影響全球發展的新生力量。2016中國智慧物流品牌日現場展現的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倉儲設備、智能倉儲產品、智慧云攻略、智慧云倉解決方案,以及多式聯運、車聯網、誠信社群、大數據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優勢品牌資源都做了精彩的創新成果展示,將行業最前沿科技成果及解決方案開放共享,讓在場同行和相關企業大開眼界。
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輪值總裁周云杰在會上提到,互聯網轉型是這個時代企業的唯一選擇,作為海爾集團互聯網轉型的具體承接,日日順物流承襲海爾基因,致力于打造“互聯互通生態圈,共創共贏誠信體”值得肯定。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智慧物流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國家整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是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需要物流行業上游制造方和下游消費者的有效對接,所以智慧物流的發展對全鏈條的品牌共享要求很高。汪鳴認為“十三五”時期對物流業的政策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物流與相關產業的聯動發展模式的創新,這是我們必須要邁過去的一道檻。
第二是物流企業網絡化和規模化的發展。只有網絡化和規模化了,我們才能夠擴大覆蓋面,擴大覆蓋面以后才能與制造業、商業進行更緊密的對接,最終為智慧物流的發展提供支撐。
第三是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和供應鏈技術的應用。不管多么深奧的智慧物流,最終都要落在信息化上、落在供應鏈技術的支撐上,沒有信息化和供應鏈技術支撐,只是一種偽智慧、假智慧。來源:中國經濟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