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24 07:02:28
來源:澎湃新聞

1
業內人士表示,大眾前幾年一直致力在中國推廣柴油車,捷達和奧迪的進口柴油車都曾想方設法進入過中國市場,但未獲成功。 東方IC 資料
德國大眾汽車在美國的柴油車尾氣排放造假震驚世界,目前迅速蔓延全球,包括美國、德國、瑞士、意大利、法國和韓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已宣布對該公司和涉案車輛展開調查。
這家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正面臨輿論的拷問和嚴厲的懲罰,其股價也兩天暴跌31%到4年最低。
我們已經發現,上述展開調查的并不包括中國,這是因為涉嫌違規排放的,已經達到1100萬輛的柴油汽車目前并未在中國銷售。
不過,這種“幸運”其實也是挺尷尬的。
業內人士表示,大眾前幾年一直致力在中國推廣柴油車,捷達和奧迪的進口柴油車都曾想方設法進入過中國市場,但未獲成功。
業內人士分析,柴油供應量不足、油品差、以及中國消費習慣等因素,是導致柴油車在中國難以推廣的三大重要因素。
中國是否應該鼓勵柴油轎車的發展,一直存在不小的爭議。持“鼓勵”的觀點認為,柴油車在節能、環保方面均有優異表現,已得到歐洲等發達國家市場的認可。
有數據顯示,德國的柴油車占新增乘用車比例為43%,其中在1.4~2.0升排量的小轎車中,柴油車占到61%。據統計,歐洲多數國家的柴油轎車銷量已超過轎車總銷量的44%。但是,在中國,柴油車的保有量僅為1%左右。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發展公司首席分析師賈新光告訴澎湃新聞,造成這一現象首先是因為柴油在中國供應不足。和歐洲直接從中東進口柴油不同,中國是進口原油再煉制,而原油煉制生成柴油和汽油的比例比較固定,無法根據需求自行調整。那么柴油的用途又比汽油廣泛,在中國,柴油不僅是一種汽車燃料,而且也是重要原料,農業、 火車運輸、航海以及施工機械、企業自備電源都需要大量柴油,國內每次油荒往往都是先斷柴油,柴油供應始終趨緊,在這種情況下,再分出一部分柴油供轎車使用,困難很大。
其次,進口柴油車對油品的質量要求較高,目前國內的柴油油品還不達標。先進的柴油發動機需要有高品質柴油相配套,才能充分發揮其節能、環保的特點,但目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柴油普遍不達標,我國柴油含硫量350ppm遠高于滿足國四、國五標準的要求。
“長期使用這種柴油,會縮短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導致尾氣排放超標,反而加大空氣污染。”知情人士稱,大眾的進口柴油車根本無法使用國內柴油,一些國內生產的柴油車目前適用程度更高。
“國內消費者對柴油車的印象,大多是拖拉機冒著黑煙的感覺,所以接受程度也不高,不愿意購買。”賈新光介紹,國內消費者對柴油車的印象是尾部都跟著濃濃的黑煙,如果油品不過關的話,柴油的排放黑煙主要成分是氮氧化合物及固體顆粒物等。而這些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正是我們常說的PM2.5,即霧霾的來源,考慮到這些因素,政府方面對柴油車的推廣也顧慮重重。
事件回放:大眾尾氣造假門
美國環境保護署9月18日指控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在所產車內安裝非法軟件、故意規避美國汽車尾氣排放規定,而部分車輛的實際污染物排放量最高可至法定標準的40倍,違反了美國《清潔空氣法》,可能面臨最高達180億美元罰款。大眾隨后承認造假。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22日發表聲明說,該公司涉嫌違規排放事件所涉及的柴油汽車數量可能達到1100萬輛,公司將向公眾通報調查進展,并已撥款65億歐元應對此次違規排放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