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近段時間,各大大小小的專線聯盟紛紛宣布成立,而且覆蓋的城市、參與的企業都比較多。似乎在諸多專線公司看來,這是目前突圍行瓶頸的一大方式。
7月18日,中安卡聯“湖南大本贏”正式落地;
7月8日,青島傳化物流聯盟成立;
6月23日,傳化智聯正式對外宣布成立傳化物流聯盟;
5月6日,中安卡聯智慧物流專線聯盟正式成立;
……
近段時間,各大大小小的專線聯盟紛紛宣布成立,而且覆蓋的城市、參與的企業都比較多。似乎在諸多專線公司看來,這是目前突圍行瓶頸的一大方式。
聯盟遍地開花,實難發揮功能
據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全國中小物流企業超過70余萬家,占據8000億的大票零擔市場,卻因規模小、實力弱、單打獨斗而散落在全國各個角落。近兩年,攬貨壓力大、成本上漲、“互聯網+”等的沖擊讓這個龐大的群體開始“抱團取暖”,謀求突圍。于是,各種組織、聯盟、運行模式遍地開花。
在這些企業看來,聯盟就意味著資源整合、共享、高效利用……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物流專線聯盟的配合性、協調性是否能夠做到步調一致?利益分有很配是否能夠公正平衡?從哪些方面去制定聯盟標準?資金壓力如何緩解……
其實這些問題同樣困擾著專線聯盟的發展,甚至讓不少聯盟中途夭折,導致至今也沒有一個十分成功的專線聯盟案例。
對此,有業內人士在總結了一系列原因,主要為:不少物流專線聯盟整合者“初心不正”,一開始就想賺整合的聯盟企業的錢;專線聯盟難從上游業務角度開發業務,抱團取不到暖;聯盟整合鮮有專業管理經營團隊,導致標準難統一;只顧著整和運力,沒有貨源,本末倒置;聯盟資本壓力,難以得到緩解;專線聯盟的整合的優勢通過單一平臺,難發揮出功效;由于利益分配,聯盟成員心懷鬼胎,意見難統一,權責更是不明確……
這些原因讓不少專線聯盟最終不歡而散,但因此就判定聯盟模式的價值大小乃至對錯似乎有失偏頗。讓我們且看不同專業人士的觀點:
觀點一:聯盟能做大盤子,卻無法顛覆線路的經營格局
傳棧供應鏈CEO祖洪奎認為,資本的投入與后來者的進入一定會加速專線市場的整合與升級。盤子做大,才能裝下更多的食材,運用更多的烹飪方法,提供更多的組合方式,呈現更多的選擇。這些聯盟組織的誕生,在基礎網絡層面上的作用最為明顯與直接,經營線路賺的是差價,而經營網絡賺的不僅是差價,更包含了金融、增值等多重領域。
對于社會來說,資源利用更加高效;對于物流市場來說,規?;用黠@;對于客戶來說,網狀服務能力更加優秀,這都是有助于行業的發展迭代。但網狀替代了線狀,基礎競爭依然是同質化的,只是競爭的方式升級了,原來是“冷兵器肉搏”,現在是“集群陣地戰”。中短期來看,這類組織還是無法顛覆線路的經營格局。
此外,降低物流費用才能真正發揮物流基礎支撐的作用,而這是建立在服務基礎之上的,也是高維度的經營模型,這才能更能接近顛覆物流的盈利模式,讓已經落后很多的干線市場跟上倉配的步伐,達到高效協同。
觀點二:專線聯盟需創新、大膽嘗試才能釋放價值
對于類似聯盟這樣“抱團取暖”的模式,傳化智聯傳化網運營事業部分撥中心業務部總經理韓雪峰認為,行業模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一件好事,無論哪種形式,只要能夠改善行業、推動行業變革與發展就行。當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公司看到了行業發展的痛點——散、小、亂、資源不集中,各種模式的目的都是聚沙成塔,用符合行業發展的方式,實現一個資源二次融合的過程,這是行業進步的體現。
具體來講,這些模式對于促進專線發展有著多方面的作用,比如物理集聚就很好地解決了資源分散的問題,實現了共享資源帶來的優勢;系統經營數據沉淀與數據授信,很好地解決了中小微物流企業的系統問題和短期金融問題;實現優勝劣汰,使優者更優,淘汰和改善落后者,使其跟上行業發展的大步伐。
所以,任何一個新的模式都是行業前進的原動力,需要鼓勵創新,倡導新的組織方式。只有不斷涌現新的組織和新的平臺以及新的競爭法則,行業才能快速發展,行業的價值和企業的價值才能體現。
觀點三:聯盟整合帶來的規模,經濟效應出清低效產能
圓通研究院研究院韓方方則認為,聯盟、組織、平臺的大量涌現是物流專線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本質上是“共享經濟、規模經濟”的降本增效推動的市場整合表現。對于物流專線而言,通過聯盟組織方式的整合有利于更大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是對市場需求的積極主動響應,對于促進專線的高時效、專業化發展能夠產生積極作用。主要原因為:
一是企業間整合有利于低效產能出清。伴隨消費需求、行業規范、市場競爭、監管制度等多重要素的不斷強化,物流專線企業間的競爭會日益激烈,由此導致的攬件資源、運力整合、企業并購或許是促進低效產能出清的手段,最終會形成更加健康有序的企業發展環境;
二是規模化和專業化將成為專線物流企業的路徑選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的物流專線企業,一方面是通過大規模整合充分發揮降本增效的先發優勢,贏得業務規模和市場占有率提升;另一方面是瞄準“小眾需求”,通過提供精細化、個性化、定制化專線服務,贏得高附加值回報,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觀點四:聯盟需走向上游獲得商流,才不會“斷糧”
天津大學教授劉偉華表示,聯盟是傳統專線物流公司對“內耗”“經營模式”“經營場地”“效率”和“風險”等痛點問題深入思考后,積極謀求出路的重大變革。但當下,大多數物流聯盟整合者,其實是“草莽出身”,鮮有覆蓋全國的網絡,以及覆蓋全國的聯盟者。因此,這些企業具有本地貨源的優勢,但要形成一張覆蓋全國的網絡,即從一條線路擴展到多條線路,最后形成一張網,還是比較困難的。原因在于整合企業鮮有從上游貨源進行拓展,只是被動地做集貨,大部分貨源都是商貿、零售體系的物流流量。
但如今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供應鏈渠道逐步走向扁平化,未來的上游渠道零售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繼續坐以待斃地等待貨源,遲早會“斷糧”。
在關注聯盟能否改善專線企業經營的同時,不可否認,隨著電商、技術等平臺的迅速發展,在各路資本催化下,專線企業的轉型迎來了好時機。如何賦能,助力自身快速發展、轉型升級,專線企業需要細細思量。行業發展需要有更迭,需要創新,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盲目悲觀。未來可期,專線的發展需要整個行業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