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地匯
在全國上千家物流園區之中,投資規模最高的已達到460億,足可見我國物流園區發展速度之快。那么,當前我國物流園區的盈利方式又是怎樣的呢?
01 土地增值收入
對于物流園區所有者與經營者來說,均將從土地增值中獲取巨大收益。園區業主一般情況下是從政府手中購得土地,等完成初期基礎設施建設后,地價將會有一定的升值,而到物流園區正式運營后,還將大幅上漲。對于園區業主來說,土地的增值將能提高其土地、倉庫、房屋等出租收入。在日本,運作最為成功的東京物流基地,其物流園區的主要贏利即來自土地價值的增加。
02 出租/租賃收入
園區所有者與經營者按一定比例獲得出租/租賃收入,主要包括倉庫租賃費用、設備租賃費用、房屋租賃費用、停車場收費等。
倉庫租賃費用:即園區業主將園區內所建筑的大型現代化倉儲設施設備租給一些第三方物流商、生產型企業等,從中收取租金,這是出租收入主要來源之一。
設備租賃費用:將園區內一些主要的交通設施設備如鐵路專用線、物流設備如裝卸、運輸設備等租給園區內企業運用,收取租金。
房屋租賃費用:主要包含園區里面一些辦公大樓及用作各種其余用途的房屋租金。
停車場收費:物流園區憑借壯大的信息功能,吸引眾多運輸企業入駐,園區內建筑現代化停車場,也將收取一定的停車費用。
服務收入:主要包括信息服務、培訓服務、中介服務、物業管理、咨詢服務等。
03 服務收入
而根據國內外運營良好的物流園區經驗來看,傳統的出租/租賃贏利模式已經逐漸被服務收入,特別是基于園區互聯網化的增值服務所替代。通過輕資產運營公司實現網絡化運營,是能將單個物流園區從物流基礎設施提供商升級為物流基礎服務提供商的有效手段。只有提高增值性服務收入占比,才能將物流園區從傳統的依靠租金和停車業務的收入方式中解放出來,從而提高園區業主的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