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聯傳媒
貨運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因為利潤空間巨大,是很多貨運人眼中的“香餑餑”。但只有身在其中的城配企業老板們才會有深刻體會——這其實是塊最難啃的“硬骨頭”。
據cTMS副總裁李金城分析,可以發現傳統的城配存在這些痛點:
① 調度能力難成長
傳統的城配在車輛調度上,依賴于調度人員的水平,而據統計,一個人每天可操作的調度量約為200個訂單左右,如果訂單增加到2000個呢?
② 配載效率低
不同于專線的配載,城配的配載不僅要考慮輕重比例,更需考慮時效、貨物先后排放等問題,在時效的服務要求下,往往滿載率是不高的。
③ 路由規劃不合理
與配載相對應的,依賴于人工的調度,在配載與路由的規劃上難免出現矛盾,比如到達送貨點,貨物無法卸下,不得不多跑先卸最外面的貨物,造成額外的行駛里程。
④ 賬目混亂
傳統城配企業財務多依賴于手工記賬,每天幾十、幾百個司機,數百筆訂單運費,登記、結算,項目繁雜,難免賬目混亂。月底報賬,不僅要和每個司機對賬,還要和上游客戶對賬,工作量巨大。
⑤ 服務質量難把控
貨主對訂單的狀態跟蹤原始,司機的KPI管理、司機的服務質量數據、貨款運費的簽單以及客戶的最終體驗都難以追蹤,由此造成的貨主、客戶對整個貨物運輸過程的管控能力較弱。
從整個行業的痛點來看,可以總結為一個詞——效率低下。專家指出,未來城配正對上述痛點將推出路由追蹤、區塊調度、智能調度新技術——
① “智能配載”機器人:用大數據、人工智能,10秒完成千筆訂單配載排線。
② “路由追蹤”機器人:每一筆訂單的路由可追溯,車輛位置、運輸狀態實時在線。
③ “智能訂單”機器人:實現訂單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實時管控、回溯,客服高效查詢。
④ “自動結算”機器人:上游客戶運費和下游司機績效,一鍵完成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