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億歐
競爭既可以通過顛覆制造,也能夠在融合里完成,至關重要的因素,還是在于創業者及其幕后的資本究竟能夠看得多遠。車后市場也如此,不同渠道的用戶看中的因素也不同,那么完善各因素之間的平衡是服務、消費、渠道升級而又融合的機遇。
過去二十年,電商不斷在吃掉實體零售的蛋糕,2016年中國網上零售交易規模4.97萬億,占整個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95%。
基于此類數據,不難發現電商市場正逐步進入發展成熟期,處于第一梯隊的電商平臺優勢明顯,各主流電商市場份額基本維持穩定,新進入者門檻將非常高。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電商正在成為傳統產業——電子商務在經歷了瘋狂的200%增長之后也開始遇到了天花板,增速已經大大放慢,去年增長率已經下降到29.6%,用戶增長速度也正在逐步下降,移動購物人口的紅利也基本耗盡。
電商戰場已經進入尾聲,各種品類的垂直電商、跨境電商、農村電商、社交電商、微商、網紅電商、直播電商等等也只能插漏補缺,電商進入戰場打掃階段,與此同時,全球的電商市場同樣也遇到了增長瓶頸。
重歸線下,祛魅互聯網
對于“互聯網模式”的祛魅,或許是最近幾年中國互聯網行業交出的最為厚實的一筆學費。
傳統零售業在互聯網電商高速增長和實體經營成本上漲兩大要素的夾擊下,愈發難行;而電子商務因流量獲取困難,推廣成本日益增長、購買體驗疲勞等沉疴宿疾,被冠以“傳統電商”,光環不再。
如此境地之下,馬云在2016年云棲大會上拋出新零售概念:“新零售必須是線上線下合力,未來的十年或者二十年將不再電子商務,將是新零售。”
如果說消費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是男人,開創了偉大的電商時代,拿的是機關槍,與實體店是一種對抗關系,如火與水一樣,相互消滅;那么進入產業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就是女人,互聯網將柔情似水,滲透到產業的方方面面,將開創偉大的共享經濟時代,與實體店不再是一種對抗,而是如冰與水一樣,相互融合,共同繁榮,這就是新零售的未來愿景。
簡而言之,電商經濟的滲透率已經攀至高峰——2016年已經占到社會零售品總額的15.9%,位列全球首位——新的增長空間,也必然會向傳統商業的轉化邁進。
不再“聽之任之”的新消費群體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中國經濟陷入滑坡的同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已經連續四年跑贏GDP的增長率,這也為消費市場的盤子膨脹提供了旁證。
第三次零售革命是消費者的革命,一個巨大的SoLoMoMe消費群(Social社交、Local本地、Mobile移動、Me個性化)在崛起,我們正要迎來消費平等、消費民主和消費自由的消費者主權時代。第
在消費者主權時代,消費信息越來越對稱,價值鏈上的傳統利益集團越來越難鞏固自身的利益壁壘,傳統的品牌霸權和零售霸權逐漸喪失發號施令的能力。
話語權正從零售商轉移到消費者,這是一個劃時代的事件。這一權力重心的變化,將賦予每個消費者改變世界的力量。
企業恰恰是需要進行對銷售數據的抓取和分析來揣摩消費者的購買心理的。
據悉,近日國內一家第三方機構艾瑞咨詢發布了《中國保外用戶養護行為研究報告》。報告顯示,在中國龐大的汽車保外人群中,品質與效率兼顧的網絡達人占據了絕大多數,或許可以說明為泛“中產階級”提供低決策的消費方案即可在接下來的消費浪潮中拔桿而起。
銷售數據的抓取和分析,幾乎已經成為零售業的標配。但是比冷冰冰的銷量數據更具魅力的是消費行為價值分析——這也是線下最為急缺的一環,因為缺少數據,所以無從識別;因為缺少數據,所以無從分析。
業內普遍共識是,“數據化”正是要解決這一現狀,最終改變對消費者實現可識別、可觸達、可洞察、可服務。
競爭既能通過顛覆制造,也能在融合里完成
電競網吧、共享充電寶、服裝租賃、物業服務、社交桌游、奶茶店鋪……在以往的理論里,這些領域無論如何都擠不進”TMT投資”的范疇,但是隨著線上流量的定型和線下滲透的起步,它們的稀缺價值開始被嗅覺敏銳的資本俘獲。
換句話說,增量市場并不一定要是絕對意義上的“新增”,它也可以通過淘汰和替換的過程產生。以汽車后市場舉例,保外用戶出逃4S店比例逐漸增多,選擇更加多樣化的新興渠道,就足以證實這一點。
今天中國的人均家庭消費60%多是實物類消費,30%多是服務和體驗式的消費,我們看一下美國和日本其實服務和體驗式的消費加起來有60%多。他們在實物類的消費只有30%多,就是說當一個家庭越來越像中產家庭的時候,其實他們接下來賺到更多錢更加愿意花在除了產品之外的體驗上面。
這也是“新零售”日漸取代如同泡沫般的“O2O”的根本原因,競爭既可以通過顛覆制造,也能夠在融合里完成,至關重要的因素,還是在于創業者及其幕后的資本究竟能夠看得多遠。
車后市場也如此,不同渠道的用戶看中的因素也不同,那么完善各因素之間的平衡是服務、消費、渠道升級而又融合的機遇。
Amazon的貝索斯先生說:“成功沒有神奇的妙方,關鍵是要搶在別人前。”
“行百里者半九十”,對于汽車后服務企業來說,離中國汽車后市場這場征途的終點依然并不算近。服務行業的特性注定了這將是一場時間的游戲,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