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汽車配件網
在國內的汽車市場,雖然大多數時候是你方唱罷我方登場,風水輪流轉動的常態,但也會有像桑塔納、捷達這樣歷經三十多年里里外外都變了個樣,但銷量口碑一直堅挺的車壇常青樹以及法系、意系這種一直難以成為主流邊緣化陣營的“異類”存在,因為有些東西,是難以實現逆轉的,一旦失勢或得勢,就像野火燎原或是兵敗如山,將難以阻擋,今天就來斗膽預測下國內車壇未來有哪些是不可逆轉或者說難以逆轉的。
一:中國品牌的崛起
理由:技術供應商的貢獻,用戶回歸理性
在這件事情上,只要用心關注自主品牌的人士基本都會認同這一觀點,因為從客觀層面上來講,自主品牌雖然在大件上依然有些乏力,但除此之外的設計、做工、質感、供應體系已然與合資品牌全面接軌,并保持合資陣營難以匹敵的高性價比,再加上在穩定性和調校上的提升,自主品牌已經收復了那些曾經被自主品牌霸占的失地,尤其在SUV陣營上,自主品牌已經開始向著中高端市場沖擊,并也取得一定成效,這說明這些舉措很大程度得到了用戶的認可。
而從感性的角度出發,有不少用戶也開始看淡品牌,回歸理性,更多的愿意去聊吉利、上汽、廣汽,從沃爾沃、大眾、通用、本田、豐田那里學到了什么,糾結點也從有沒有面子漸漸轉向了值不值,人們已經漸漸的清醒,開始學會如何評價和對比,從選擇一款最大眾化最有面子的轉為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而這種清醒是無法逆轉的,并會一直延續和擴散下去,這也標志著國內市場日趨理智。
二:車市價格的全面下探
理由:供求平衡的傾斜,中國品牌的崛起,市場競爭的激烈
其實車市價格下探的誘發點,主要的還是整個市場白熱化的競爭,就像三五年前,途觀和CR-V打的異常火爆,但結果卻是兩車都在加價賣,因為當時就沒有太多可選的合資緊湊SUV,而后來眾多對手的加入,到現在基本上各個合資品牌都有自己在這個市場布局的產品,在這種激烈的競爭下,就算你產品力過硬,想要占有更多的份額多少都得祭出降價大招,并且除了同陣營的合資品牌以外,曾經在品牌上矮半截的自主品牌也開始蠶食合資品牌的份額,并且無論是跨級之戰還是同級之爭,都讓合資品牌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與此同時,豪華品牌也覬覦普通合資品牌強大的市場份額,價格紛紛下探,在這各級市場戰火紛飛的同時,層出不窮的新產品也讓曾經的供不應求慢慢向供過于求傾斜,消費者一個價位可做的選擇太多,所以超低的定價,官降,終端優惠屢見不鮮,一款車不優惠個兩三萬,或者買車沒砍到底價,都不太好意思出來見人,而且這價格一旦降下去,除非你把產品提高一個級別,否則無論改款還是換代,產品力提升再大,廠家也不太敢擺出一個比現款更高的指導價,就算是現在依然有冠道、思域等等加價車的存在,也因競爭力強大的對手到位,讓這類加價車型也難以擁有相比同級對手很高的銷量。
三:韓系的沒落
理由:上下不討好的尷尬處境,夾縫中難以逆襲
韓系早些年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但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韓系只能算是一個好學生,卻談不上是一個好的匠人,這么說是因為無論是設計還是核心技術,韓系用很快的速度跟上了列強的步伐,大排自吸、渦輪,再到如今的阿特金森循環混動等等,都是跟在一流品牌的屁股后頭走,能很快吃透技術達到和對手同一水準,卻始終沒能完成超車,也沒能做到獨樹一幟,超豪華、黑科技、高性能都與韓系無關,沒有一鳴驚人的看家本領也讓韓系低這些老牌大企業一等,更多只能靠高性價比去收割銷量。
而顏值、價格、品牌這韓系慣用的三板斧,也讓韓系開始走下坡路,因為如今的中高端市講究的是產品更好更強,是一個用品質和實力實現高價的市場,尺寸夠長,排量夠大,靠中等價格就能逆襲的屌絲三寶時代一去不復返,加上韓系顏值優勢的喪失,在中高端市場韓系幾乎處處都遇到滑鐵盧,僅有一款主售價格在20萬以內的緊湊型SUV表現出色。
再加上如今中國品牌的崛起,也讓在中低端市場喜歡玩多代同堂和中國特供的韓系備受壓力,在這個不太追求核心技術的級別,論顏值和價格韓系自知已無優勢,僅剩下品牌在苦苦支撐著韓系沒有令其崩盤,但這也是在透支著它本就不那么強大的品牌力,而這一切也是韓系自己種下的苦果,曾經踐踏著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并在蠶食主流合資品牌的市場,如今兩個陣營的飛躍卻讓戰略落后的韓系成為了兩邊都不討好的萬人嫌,而既算撇開如今沸沸揚揚的薩德事件,光靠韓系自身的策略和實力很難逆轉這一局勢。
四:奧迪的沉淪
理由:注重銷量讓品牌透支,奔馳寶馬強勢反攻
曾經最早進入國內的奧迪,一直被稱之為是最懂中國的豪華品牌,可就是這種懂,讓它開始沉淪,奧迪了解國人對于優惠和性價比的追求,并順勢為之讓其成為了BBA中最“實惠”的一個,再借鑒大眾成功的經驗,瘋狂的擴張經銷網絡,讓奧迪成為了隨處可見的存在,且直到去年也保持著自己豪華陣營銷量老大的地位,但對于一個豪華品牌而言,這種做法也是在瘋狂透支自己的品牌和銷量,因為國內市場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快速變化,再加上大眾模塊化戰略讓其特質一點一點被剝落,奧迪在奔馳和寶馬的強勢反擊之下難以招架。
而2017剛剛開始,奔馳、寶馬就雙雙上位,奧迪銷量王位已經被奪走,從最近上演奧迪準備聯姻上汽,再到經銷商逼宮,以及最后奧迪強勢回應等等事件來看,奧迪還是表現出了它應有的理智,因為對于目前的局勢來說,絕非是奧迪預想的,這些舉措也正是想要調整策略盡早改變奧迪目前的處境,雖然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奧迪的沉淪難以阻擋,但也是這幾大不可逆轉當中最有希望盡早扳回局勢的。
小結:其實這就像一場戰役,小的局部戰爭就猶如一款車型或者一個品牌的起伏,難有常勝將軍也不會總是屢戰屢敗,實力接近的前提下勝敗都是常事,短時間你來我往都很正常,但大到一個派系或是一個陣營或是整個全局的變化,卻是一場場小戰役積累下來的,一旦成了定局短時間將難以逆轉,好在從這些不可逆轉當中有些共通的原因和結果來看,車價下探,市場理性,充分競爭等等對于國內的消費者來說,都是莫大的好事。